原文:劉三講古 0130

求印證?當然要求印證啊…


「怎麼知道這個女孩子就是神為你預備的?」
就是…蹡蹡,這個女孩子今天會出現在我面前(雖然我在台北,她在高雄…)


「怎麼知道這件事是上帝的帶領?」
就是…哐噹,天時地利人和都超級順利。


上帝凡事引導,所以我們凡事求印證,這就是屬靈。


雲柱動,我就動,雲柱不動,我就不動,要等上帝的訊號,這跟股票要飆以前會有訊號一樣,跟著上帝行動,一切都順利,屬靈的人參透萬事哪!
相信許多基督徒都很熟悉「求印證」這個生活模式,感情求印證,事業求印證,服事求印證,有了印證,就是「綠燈」,一路暢行。


說起印證,除了以色列人在曠野的雲柱火柱以外,最出名的當屬基甸大哥,他的「羊毛乾濕」理論震古爍今,至今無人能敵,至於最誇張的印證就是上帝醫治希西家王疾病的時候提供日影後退10度的「兆頭」,整本聖經有太多次,上帝給人印證,讓人放膽往前,所以很多基督徒都習慣求印證。


求印證絕對是好事,因為這是態度上的謹慎,但是會不會有危險呢?當然會!


因為聖經雖然有很多「求印證」的例子,但是卻沒有求印證的教導,上帝要我們尋求祂的引導,但是並沒有說每次都要求印證,之所以如此;就是不願意信徒被捆綁,而且跟異教風俗難以區隔。


當一個人養成「求印證」的習慣,他就會自然而然自己去解釋這些印證,也就是年輕人現在說的「硬凹」。
其實基甸是個很好的例子,他用二次高難度的相反印證(一天羊毛要溼,一天羊毛要乾)來避免自己的過度解讀,也就是說;基甸的方式其實是避免自己「私意解經」,他怕自己誤會上帝的意思,所以連續二次用矛盾的方式去尋求,這其實是很弔詭的事,因為出這種題目給上帝也有一點「試探」上帝的味道,可見;求印證不是方式的問題而更多是心態的問題。


仔細觀察,聖經中有關印證的故事都是為了「造就當事人」,也為了完成上帝的心意,當某些事情需要「印證」的時候,通常與真理無關(因為真理是不需要印證的),需要印證的事,比較多關乎選擇與成長,是幫助我們透過這個經驗更身經歷神,而不是一再請上帝「代替」我們作選擇,因此;過度倚賴「求印證」反而會讓一個人患得患失,疑神疑鬼,神經質地在判斷這些訊號,這時候,信仰就失焦了。


以色利人進了迦南就不再有雲柱火柱,可見;「印證」往往是輔助也常常是階段性功能,最終目的不是趨吉避凶而是更深知道祂,理解祂的作為與性格,然後自己會成長直到滿有基督的身量。


因此;引證只是諸多條件之一,不能視為前進後退的主要根據,引證會幫助我們決定,但是最要緊的還是我們跟上帝的關係,這種關係千萬不要落入某種方法才好,更不要自己開支票要上帝兌現。


求印證的心態絕對是好的,但是當求印證變成算命,自己就要小心了。

 

------------------

 

那從來沒想過求印證的話,是怎樣...

因為一直對這個有疑惑,哈哈哈。

總覺得祂會給的 :)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かそ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