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要我來說,我真的覺得大學時代是人生的精華時期!體力正好,青春正盛,還有人可能是頭次離家,在外地展開新生活的階段。這段期間之於我,除了非常興奮考上自己想要的學校外,還得開始煩惱生活費用。對於大城市懵懵懂懂,母親總說那是個花花世界,找工作要特別小心,詐騙集團那麼多,如果一心只想著賺錢,很容易就被騙去,還沒賺到就先賠了一大筆。

但我根深蒂固的觀念是「用勞力換取所得」,所以再苦的工作我都願意嘗試,於是第一份打工就從火鍋店開始。有別於一般小火鍋店,我的考驗是北京涮羊肉火鍋店,從最基本的接待客人到上菜、清潔收拾,到端著一大銅鍋上桌,不懂就是問、就是做,「從做中學」也一直是我的打工哲學,一定能從工作中學到很多東西:如何接待客人、介紹菜色、叫貨......,老闆和老闆娘非常疼我,也很願意讓我學,甚至我還學到當會計。可是追朔源頭,做這份工作只是為了「錢」,所以我什麼都願意學,只為了能夠加薪。

「玩樂誠可貴,唸書價更高,若為金錢顧,兩者皆可拋!」這幾乎成為我的寫照,其實並沒有真的缺乏到活不下去,但是物價較高的都市生活、社交活動,仍是讓我感到吃力,以至於我不停的在打工,陸續做了好幾份工作:電訪工讀生、發傳單、便利商店、家教、寫企劃......,學妹笑我根本就是打工女王,甚至在大二暑假兼了三份工作,從早忙到晚,燃燒體力和健康。這樣的生活持續好一段時間,到最後演變成一種惡性循環,賺錢花錢,上課上班,把每天的生活塞得很滿,看似充實的生活其實很空洞,就算用最喜歡的社團活動來轉移注意力,都無法填滿那種空虛。

後來才發現,除了家庭的經濟因素,讓我必須努力打工賺取生活費之外,還想從中賺取「被肯定、被需要」的感覺,加上害怕「沒錢」的恐懼感,自己簡直變成一個賺錢工具,還曾被同學羨慕過:很會打工、很會賺錢,還能夠兼顧課業,但這可以說是用肝換取來的……(當然還是犧牲了許多與同學相處及參加學校活動的時間)。當我開始認真思考這樣打工的意義時,其實是健康已經出狀況,還不到二十歲,就好像工作了十幾年的老油條,連說話都老氣橫秋。

打工的附加價值很多,或許畢業後也能夠在找工作上加了不少分。累積經驗、接觸社會、觀察世界,這都很好。最後的最後,是否能夠誠實面對自己的心,確定這樣做的原因,以及找到當中的真正價值,我想這才是打工經驗中最重要的資產!


原文刊載於:「READ PAPER 犢報」 Facebook粉絲專頁 [NO.35--你的工錢,打哪去了?]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かそ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